但凡一个链接进入到“清货”的状态,对任何一个公司/运营来说都是至暗的痛苦时刻。
下面遇到的几个小伙伴们提出来的问题,我觉得比较有参考意义,列到这里做下记录,或许也能给到其他小伙伴一些启发。
问题举例:
以清货为目的的产品,是否要投入广告,力度如何把控,力度小销量小加上退货率可能也没有利润。力度大可能销量也
问题描述
一个红海产品(与通货比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又不太明显),目前在新品期。
目前情况:
价格19,99 ;目标售价26,99;目前排名小类100-110,大类4w-5w,每日销量5-8,订单4-6;类目cvr 5%-7%,广告花费40/天。
广告结构为:
自动8$, 第一个月的ctr:22%,cvr4.8% ,acos 65% 搜索结果位的效果差于商品页;第二半月
在大家越来越趋向于白帽做法推广新品的这个时期,广告投放的操作也就愈加重要。
然而,大部分运营知道广告重要,但仍然对广告设置没有清晰的思路逻辑。
以下,以逐级推关键词的思路结合广告位的区别设置,提供些广告设置逻辑建议:
1,新品前期,价格设置比直接竞品略低并加大额的coupon,以此保障转化率;甚至,对于有条件
几乎每一个亚马逊电商公司都有过优惠券和折扣码叠加的血泪教训。
造成叠加的原因有这几个:
1,忘记取消,甚至是不知道有叠加情况的code,coupon;
2,取消不及时(动作最长4小时才能生效);
3,不知道折扣的如何叠加会导致血本无归。
关于折扣如何叠加的请看下表:
另外,关于叠加的算法一直有人拎不清,
公式如下:最终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的回答无非是”做图片文案,上架商品,开广告……”
“还有吗?”
“刷单……”
其实这只是表面,那么本质是什么?
在我看来,运营的本质是”在平台上上架适合的产品,获取流量,保障转化率而获取订单,进而获得利润”。
“适合的产品”其实就是市场分
1,亚马逊帖子是什么
品牌注册卖家可以通过发布一系列看起来类似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动态”(比如微信朋友圈),来分享与产品相关的内容。平台买家则能够通过系统推荐看到帖子,并直接可点击进入到产品详细信息页面。
截至目前,客户只能在使用亚马逊移动应用程序或在移动浏览器上查看亚马逊网站时查看帖子。
2,怎样才能
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或有这样的现象:精准广告的投放词和用户的搜索词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大多数会发生介词增删替换词序变换,这是为何?
原因如下:
①介词 连词 在匹配中系统是默认可有可无,也就是说,A B 精准匹配的情况下, 用户搜索A for B 或者 A of B 平台会展示广告,因为 for of 可以当作不存在;
②另外,单复数或者
这是一篇受密码保护的文章,您需要提供访问密码:
密码:
展示型广告(SD)刚在SC账号上线可用的时候,是按点击出价的,这样卖家对这类广告的出价直观可控,然而现在展示展示型推广则改为了(可见的)展示量收费(VCPM)。
这就使得在出竞价时多了一级算术,变得不再那么直观,那么VCPM该怎么定呢?
首先来理解CPM是什么,CPM即 Cost per Mile的缩写,意为按每千次展示支付费用。VC
自从平台严查测评shua单以来,大部分卖家对shua单测评的动作都变得谨慎,普遍转向了相对合规的运营做法。但是评论始终是大家上新品时头疼的问题。
那么,当前评论怎么做呢?大抵如此:1,通过前期不计成本出单,后台去邀请评论;2,使用VINE 计划获得评论。这两种基本上对产品自身品质要求很高,尤其是vine,这个测评群体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