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当前CPC高企的形势下,产品怎么做?

但凡你能深刻理解广告的本质,你就会发现让你感到不安不是所谓的“亚马逊广告尽头是玄学”而是面对大数据时的无能为力。

如何理解“面对大数据时的无能为力”?

1,经过前两年的平台大清洗,现在越来越多的卖家开始在运营上变得保守谨慎,大家能狂造的地方也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广告。加之,前两年跟风入场的卖家太多,还有很多虽然看到了颓势,但隅于尾大不调没法全身清退,导致众多类目都在价格内卷以及广告竞价不断攀升。广告流量竞争的日愈激烈的情况下,纵使你把广告研究得再深,再精细化,你仍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去获得广告出单。

这里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做类比,比如当前整个深圳不论区域商品房房价基本在5万起,有些区域甚至是十万+,纵使你讲价能力再厉害,跟卖家讲到嘴瓢,你依然不可能以几千元每平的售价买下别人正常的房子。你能做的就仅是,用不菲的花费尽可能买到更具性价比的房子(更好地段/更全配套/更乐观的升值空间)。

如果你承担不起这个“不菲的费用”,抱歉,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深圳市龙华区的牛栏前也不相信,你只能在资本家的公寓,富人的闲置房,城中村里苟着。

同样的,如果你承担不起亚马逊当前的高昂出单成本,只指望平台怜悯你的链接给予偶然的一两个自然流量,抱歉,你找不到在这个平台的生存机会。

但是,如果承担得起这个高昂得推广费,就能活下来吗?其实也未必,我见过太多在同质化严重的类目里卷的同业们,他们也认了当前这个事实,舍得花成本去推产品,每每出一个单计上广告成本要倒贴几十美金,折合几十斤猪肉,也就是别人拿了产品之后,你还得追着远送,附上几十斤猪肉,忍着快要盈出眼眶的泪水微笑说“客官下次再来啊”。然后,很多人送着送着也就把自己送走了。

你问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啊!

  • 常常见到“大力出奇迹”以及“乱拳打死老师傅”的情况。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有某些产品,以极低价上架,广告竞价给到顶爆开到亚马逊那个光头都感动得要跪下来叫姐夫,长此以往也可能成为NR#1;二,有很多运营手里的几年的链接,你去细品这些链接的广告的时候会发现,他的广告毫无逻辑,不讲规矩,但是啊,但是你会发现,丫广告还能跑得挺好。

这是为什么呢?

广告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转化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数据就是概率统计范畴的内容。也就是,当你的数据量足够大的时候,这个数据的统计性特征才会表现出来,大力出奇迹的做法是为了更快的展现这个数据,而乱打的广告倒也能在长时间的数据累积下,数据的统计性特征趋于稳定。所以,你昨天在为转化率低忧伤,今天又为转化率提升而欣喜,其实都是浪费表情。

由此,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新品跑不出来呢?因为它们终究没有挺到概率统计数据平稳的时候。

所以,我为什么感到无能为力,一是我对高企的CPC没有还手之力,二是,当把数据拉大到具有统计意义的时候,一起章法好像又显得可有可无。

那么,难道是要躺平吗?

倒也不是,生活还是得继续苟且。

  • 广告还是要研究的。广告的基础逻辑/作用/使用的方法论还是要有自己的总结,为的就是跑出“更具性价比”的广告结果,这方面研究的文章很多,就不表了;
  • 当前阶段,能跑过“高昂出单成本”的阵痛期的方法,唯有研究出足够优秀的产品,自己都说不上为什么“我有资格去这个领域卖这款产品”的,建议就不要硬撑了(壕者请忽略)。什么品牌积累之类的,对我们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是要先解决“尚能饭否”;
  • 举例一款产品,或能给老铁们一些启发。下图,红框是一款我一直很欣赏的产品,这款产品售价是同类其他产品的3倍或以上,销量排名常年能稳在十多名(推测价格高出同类产品太多的原因,没法跑更多单量)。我们往往想到要产品创新就想到什么开模,开发新功能。其实,不妨从这款产品上去引发我们的思考——这款产品其实就是把行业痛点做到彻底解决,不用模具,仅靠发明专利门槛就能特立独行于类目。

(如果是哪位老铁的产品,有侵犯到,请私聊删除)

由此,也引申一点,就是很多老铁们会有这样一种情况:我也做差异化产品,我用更好的芯片,更耐用的材料,我理应卖得比同行贵。其实,你要先明白这个逼平台的本质——它其实是一个追求性价比的平台啊(最直观的就是跟卖规则可见),所以当你的创新不能被用户直观感受到的时候,你的价值是比较难被用户认可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