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

这是亚马逊卖家的现状:

1,朋友A上架某款产品,首批发货3000,上架前售价$60,到货后市场价格已经对半劈;广告点击竞价出到7,才有曝光;

2,朋友B的新品,售价26,广告出价4以上才有曝光,ROI=0.25(也就是ACOS=400%+)

“无三柜”段子在卖家中广为流传:一柜送,一柜刷,一柜做秒杀。

我开始对这种商业模式感到失落和迷惑,这种出钱出力又不讨好的的生意它的意义在哪?甚至,对于很多卖家而言,不仅出力不讨好,还要成天承担着因为刷单或其他不合规操作带来的封店封链接的忧虑。

我想起段永平说的一句话,不赚钱的生意,多少营业额都是没用的。

何况,这些做亚马逊卖家的甚至可能连营业额都没有呢?

那么未来跨境电商这条路应该怎么走?以下是我的一些思考:

1,赚钱基于两个方向:要么是产品的创新,要么是营销模式的创新(这点其实跨境卖家可以向国内的卖家参考看齐)。快投快撤,早做决断。我们要的是盈利的产品以及模式,如果不能挣钱,就赶紧撤或更换;

2,低价是条最容易的路,但是也是一条最难的路。“内卷”是亚马逊中国卖家2021年最显著的特征,你可以把价格从60降到30,我就可以赔本跟你拼耐力。到最后,大家都赚了一地鸡毛。低价是不会扩大市场份额,只是被迫降价有机会保住市场份额而已。用户追求的并不是低价,而是是否认可“该产品值得它定义的价格”。苹果手表比其他智能手表贵数倍,但选择了低价的产品的用户仍然认为,它之所以贵是因为它值得那个价格,只是我承担不起。

以上,供参考。蓝海东(WeChat:landdone),www.lanhaidong.com

发表评论